☆、第124章(3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大家都是天才,一秒记住文本豪客,www.xwbhk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扭头吩咐道:“让人将冰釜都撤了去。”

    一旁立着的几名婢女,立刻轻手轻脚上前将放着冰块的冰釜尽皆抬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阿娘找你来是为了你的陪嫁之事,把人叫进来吧。”最后这句话是对李氏说的。

    不多时,李氏便带着几名婢女进来了。

    这几人年纪俱都不大,十五六岁的模样,倒是长得都不差,环肥燕瘦,各有各的风姿。

    “这几个人是阿娘特意挑给你的,是时随你一同陪嫁去王家侍候你。”

    六娘一愣,眼中闪过一抹异色。

    朝霞郡主使了一个眼色,这几个婢女便被人带下去了。

    “阿娘之前也跟你说过了,所有一切都会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,这几个人身契都在阿娘的手中,到时候随你一同陪嫁去王家后,你想怎么用便怎么用。”

    她叹了一口气,拍了拍萧六娘的手,望着女儿的眼神十分复杂:“你的身子慢慢调养着,总有会好的一日,这些人给你也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,阿娘到时候会将李嬷嬷给你,你日里多听她的话,她自会护着你周全的。”

    “阿娘……”六娘听了这些话,心中难受,泪眼迷蒙。

    “好了好了,哭什么,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儿。你总要出嫁,总要有离开阿娘的一日,日后出嫁了就要多长点心,有什么不如意了或者王家人欺负你,便回来跟阿娘说,或者去求你外祖母,我们总能护着你一二的。”

    六娘无语凝噎,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“别怕,你即是低嫁,王家四房的人便只有求着你的份儿,不敢欺负于你……”

    母女二人之间又说了一会儿体己话,朝霞郡主方才放六娘离开。

    奶娘李氏面露复杂之色,轻声道:“郡主,你真要让奴婢去侍候六娘子?可奴婢舍不得你……而且,这家里……”

    朝霞郡主满心疲累的斜靠在牙床上,挥了挥手:“你不用担心我,你想什么我知道,如今这府里也就这样了,左不过他不待见我,我也伤心够了,六娘出嫁后,我就守着六郎好好在这崇月阁里过日子,对其他的一概不闻不问。”

    见此,李氏无声喟叹一口气,若是郡主能做到这样,她也不用如此操心了,就怕她做不到。毕竟几十年的性子,又怎是一朝一夕能够更改的。

    不过郡主既然说了让她去侍候六娘的话,便不会更改了,王家那边也不是好相与的,说是狼窟也不为过。可几番挣扎,六娘子还是得嫁去王家,只能说这是命。

    命啊!

    就如同余大娘所想那样,安国公夫人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。

    九娘没有一个慈母在旁边操持,她这个祖母代劳,旁人也不能说什么。尤其贵女出嫁,一般都是有规矩章程的,嫁妆少不了,陪嫁的人自然也少不了。

    这日,安国公夫人将九娘召去安荣院。

    一番言语之后,便切入正题。

    “祖母见你院中人少,在家中自是足足的,可嫁去王府不同其他,身边人少了却是会惹人笑话的。按理说,楚王身份尊贵,就算是在族中挑几个媵妾随你一同嫁过去也是应当的。可祖母体恤你年纪小,也不想做那个恶人,便选了几个婢女送给你,是时你想怎么用便怎么用,一切以你的意愿为主。”

    恐怕不是不想做那个恶人,而是不敢在承元帝眼皮子底下做这个恶人。

    承元帝同时给四名皇子赐婚,赵王成王齐王俱是一正一侧两名妃子,而楚王却只有一名正妃。这在外人来看,虽不懂其中的机锋,但也明白其中有些东西不是谁都能去触碰的。

    若是楚王‘待遇’与赵王等人相同,恐怕安国公夫人此时又会换一副样子,拉着九娘说与她讲诉侧妃之害,然后从府中挑一两个颜色好的庶女,美闻其名帮你巩固地位。

    安国公夫人此人极会说话,先是拿长辈的身份压着九娘,然后对九娘晓以利害点明家中原是可以挑媵妾陪嫁过去的,然后话音一转,说自己疼爱九娘不想做这个恶人,所以才退而求其次选了几个婢女服侍九娘。

    尤其对方此番行举不光合乎规矩,还代表着长辈对九娘的疼爱,九娘就算有万般不愿,也只能咬牙受了。

    换一个蠢点的,说不定还会对安国公夫人感激涕零,深感对方爱护自己。

    幸好九娘不蠢。

    一行数十名颜色姣好的婢女鱼贯而入,在安国公夫人与九娘面前站成一排。个个身姿婀娜,皮肤白皙,花容月貌,也不知道安国公夫人从哪儿弄来的这些人,恐怕其中也是下了极大的功夫。

    安国公夫人笑意盈盈,满脸慈爱之色,手指点了点下面这行人,问九娘:“你看这几个怎么样?规矩都是一等一的,祖母本是让人调教好了,准备放在自己身边用。你那边即人手不足,便拨过去服侍你吧。”

    九娘低低的垂着头,小声道:“但凭祖母做主。”

    “这丫头还害羞上了!”安国公夫人对胡大娘笑了一句,亲昵的拍了拍九娘的手,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祖母帮你挑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