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五章 长洲(三)(3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大家都是天才,一秒记住文本豪客,www.xwbhk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

    杨思勖眉头颦蹙,听到杨守文询问,便苦笑答道:“阿郎可听说过苏烈苏定方吗?”

    “苏定方?”

    杨守文眼睛一亮。这可是一个熟悉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苏定方还活着?”

    “哦……苏都督在乾封二年就已经过世了。”

    原来,已经死了啊!

    这苏定方,名叫苏烈,是冀州武邑人。

    其人十五岁时,以骁悍多力,胆气绝伦的气魄追随父亲作战,先登陷阵。隋朝末年。他先后投奔窦建德、刘黑闼,屡建功勋。贞观初年,他归顺李唐,随历经北伐突厥,夜袭阴山。以先锋官率先攻破颉利可汗的牙帐。至唐高宗时期,苏定方得李治重用,征讨西突厥,平定葱岭。攻打百济,征伐高句丽。先后灭掉三国,把大唐的国土向西开拓至中亚,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,立下了不世功勋。

    而他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战。莫过于征讨西突厥时,以五百锐士破阵的故事。

    永徽六年,苏定方从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,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程咬金征讨西突厥,被任命为前军总管。时双方在达鹰娑川决战,西突厥的分支,鼠尼施部率两万骑兵增援。苏定方所部当时正在休整,见敌军逼近,于是率领五百精锐翻山越岭,指导鼠尼施中军,大败鼠尼施,并追击二十里,斩杀一千五百余人。

    此一战,彻底奠定了苏定方悍勇之名。

    而且,他不但骁勇善战,能行兵布阵,而且还提拔了许多人才。

    其中,裴光庭的父亲裴行俭,就是苏定方一手提拔起来……

    可惜,如此英雄人物,到了后世不知为什么就变成了反派。说唐中的罗成,就是死在苏定方的手里。明明是汉家儿郎,也不知是那个混蛋,把他算作了高句丽人。

    杨守文小时候,对苏定方是恨之入骨,因为他杀死了罗成。

    可长大后,他才知道什么罗成不过是虚构出来的人物,苏定方才是一个真正的英豪。

    “吴县苏氏,靠上了武邑苏家?”

    裴旻闻听,也吃了一惊,目光旋即闪过担忧之色。

    说起来,裴家和苏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,毕竟当年裴行俭就是苏定方一手提拔。

    苏定方死后,苏氏后继无人,其子孙多为散阶,很少担任职事官。

    可不要以为这样,就小看了苏家。

    苏家和朝中不少勋贵关系密切,似卫国公李靖、河东裴氏,与苏家都有密切交往。这样一个人物,就算是武则天也很尊敬。乃至于武则天登基之后,曾专门下旨:苏氏所食实封,并依旧给。意思是说,苏定方所享用的一切待遇,都按照旧时配给。

    杨守文也不禁品蹙眉头,没想到这小小的长洲,居然隐藏着如此人物,的确是出乎他意料。

    不过,他此来是为了皇泰宝藏,和苏家也不会有什么冲突。

    杨守文想到这里,便话锋一转,“那有没有打听一下,关于那王元楷的消息?”

    “王元楷的官声不差,在任也非常勤勉。

    不过阿郎也知道,他毕竟是太原王氏族人,并非苏州本地人氏,难免会受到排斥。我刚才打听了一下,这里的人对王元楷的印象不错,但言语中并无尊敬之意。”

    地域排斥,又是地域排斥。

    杨守文发现,这种地域观念在这个时代,简直就是主流思想。

    裴旻这番话的意思是说,王元楷在长洲并无太大影响力。可他做官这么久,从长洲设立开始,就担任长洲县令,竟然依旧不被本地人接纳?这似乎有些古怪。

    杨思勖突然道:“可是因为苏家?”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杨守文眉头一蹙,向杨思勖看去。

    裴旻道:“正是……这长洲百姓,有三成以上是仰仗苏氏鼻息,又有三成需要依靠苏氏的人脉。王元楷到任之后,首先就针对苏家在长洲的地方势力,想要削弱苏家的影响力。这自然令苏家不满,明里暗里打压王元楷,令其政令难以推行。”

    吴县苏氏!

    杨守文不由得长出一口气。

    原以为,不会和苏家产生交集,可现在看来,这吴县苏氏恐怕是难以绕过……

    “天不早了,老杨小裴,赶快去休息吧。

    大家今晚小心一点,咱们如今身在长洲,恐怕已经进入到贼人的势力范围,必须要谨慎。

    明日一早,咱们去泰伯祠,而后进入长洲。”

    杨思勖和裴旻闻听,立刻躬身应命。

    两人退出房间,轻轻把房门合上。

    杨守文则走过去,把门闩落下,而后把被褥从床上拿起来,铺在床后的角落里。

    虎吞横在身前,他席地盘坐,吹熄油灯。

    月光,透过窗子照进了房间,仿佛在地上铺上一层轻纱。

    窗外竹影摇曳,沙沙作响,透出难言的静谧之气。杨守文靠着墙,手持鸦九剑,闭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王元楷、无畏禅师、苏家还有皇泰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