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舆论发酵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大家都是天才,一秒记住文本豪客,www.xwbhk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下午。
  一则关于赵都安已被缉拿归案的消息,便已不胫而走,在各大衙门中扩散。
  引来无数人关注,而相比于谨言慎行,如履薄冰的各级官员而言,与朝堂关系密切的读书人,学子们,则高谈阔论。
  “真的假的?那个赵都安不是正火?怎么突然被下狱?”
  “哼,谁让他得罪了周廷尉?若非如此,岂会有今日早朝的弹劾?”
  “可他不是圣人宠幸的面首么?圣人以往屡次偏袒,这次怎么……”
  “呵,受宠?他与王家小妾的事曝出来,你认为,陛下不会在意?怎么可能?这便是报应。”
  “没错,此贼恶名昭著,飞扬跋扈,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,如今终于要灭亡了。可喜可贺,大虞朝又少一佞臣奸贼!”
  “还是太年轻……一朝得势,便不知天高地厚……”
  幸灾乐祸者有之,拍手称快者有之,爹味点评者亦有之……
  人们对这个结果,很迅速地接受了,因为非常符合常识。
  自古帝王,哪个会容忍妃子背着自己偷男人?
  但凡发现,都是毫不留情地毙杀。
  徐贞观为女帝,也不会例外。
  哪怕据说,那赵都安颇有些手段,可堪一用。
  但倘若打上“背叛”二字的标签,再好用的臣子,女帝都不会留情。
  周丞这一击,不只在离间双方的“感情”。
  更深层的,是让女帝意识到,赵都安欺瞒背叛了她。
  “鲁兄,这次那姓赵的彻底完了。”
  大理寺值房内,一名官员感慨。
  曾被赵都安抓了又放了,因性格因素,被死死压在“评事”位子上许多年的鲁直却摇头道:
  “这件案子不对劲,状告者明显是被人驱使的,廷尉大人办案的流程也不符合规范……”
  “嘘!”身旁同僚吓了一跳,苦劝道:
  “你这张嘴啊。莫要害人,况且你不向来抨击敌视那赵都安?他倒了岂不是好事?”
  鲁直摇头,梗着脖子道:
  “一码归一码,赵都安品性恶劣,身为臣子,我虽位卑,但理应铁口直谏,将其绳之于法。
  但这件案子……现有证据不足以判定,岂能因敌视他,便用糊涂案处罚他?这般行径,吾不耻……”
  同僚们纷纷摇头躲避:
  活该你死活升不上去……莫非看不出,这是廷尉大人在报复?
  ……
  ……
  赵家。
  夕阳西坠,今日天气好,尤金花与女儿两个,坐在卧房内绣香囊。
  最终,她赞同了女儿的提议,母女两个,一人绣一只香囊给赵都安。
  作为乞巧节的礼物。
  尤金花坐在桌旁。
  这会螓首垂着,手指灵巧地打了个结,用银牙咬断多余的丝线,端详起大气庄重,绣着青云图样的香囊,满意点头。
  又看向女儿:“你的那只怎样?”
  身材纤瘦,清丽脱俗,依稀与母亲少女时眉眼八分相似的少女也收了最后的针脚:
  “好了。”
  赵盼捧起色泽鲜亮的香囊,递给母亲,有些不满意:
  “娘,有几处针脚不是很好。”
  尤金花却笑意盈盈:
  “无妨,为娘稍后给你修整下。想来你大哥也不会在意,总归是你的一番心意。”
  赵盼轻轻“恩”了声,隐隐有些期待。
  经过这许久的相处,母女俩终于确认,赵都安的确变好了。
  尤金花更欣慰于,女儿也逐渐重新接纳继子,赵家最阴霾笼罩的时候过去了,一切都在变好。
  这些天,她每天脸上都带着笑。
  这时,外头的老管家突然急匆匆跑进来,口中喊着:
  “夫人!小姐!”
  母女两个面面相觑,放下香囊,走出门:
  “什么事这样慌乱?”
  老管家大哭道:
  “不好了!大郎被下了大狱,说是要活不成了!”
  轰……
  尤金花如遭雷击,脑子一下空白,只觉天旋地转,双腿发软,径直往地上跌倒下去。
  赵盼愣在当场,脑海里回荡着“下狱”,“活不成”的字眼,仿佛丢了魂般。
  ……
  ……
  都察院,后衙大堂。
  袁立在夕阳行将坠落时,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。
  “马阎?你们这是……”
  袁立负手,从堂中走出,望向外头呼啦啦涌来的一群锦衣。
  其中大部分,是以钱可柔四人为首的梨花堂成员。
  为首一人,面庞瘦长冷峻,气质阴冷暴戾,赫然是大太监马阎。
  “袁公,不请自来,多有失礼。”马阎拱了拱手。
  虽神态依旧,但熟悉他的人,可以敏锐察觉,他神色中,隐隐夹杂焦躁担忧等情绪。
  这在马阎身上,殊为罕见。
  “诸位,是为赵都安来的吧。”袁立将马阎请入堂内落座。
  马阎双手按膝,正襟危坐:
  “我知逮捕他,乃陛下旨意。身为主官,我理应避嫌,但架不住梨花堂这群小子来我门外请求,只好来走一趟。”
  “唔,是么。”袁立神色泰然,不去点破。
  马阎王素来治下严苛,岂会被一群下层锦衣逼迫?
  无非,还是他想过来的一个托词罢了。
  袁立语气平静,道:
  “你既知此乃圣意,便当明白,本官不会因你来,便开什么方便之门。”
  马阎苦笑道:
  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